中華民族自古講求孝道,孝敬父母歷來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鬃友裕骸案改钢,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毙⑹堑轮,作為各大世家的家訓家風,是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和傳承優良家風必不可少的。作為普通的百姓我們身邊也不乏這樣平常而又不平凡的人,他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 “孝”和“愛”的美德。
他是傅山礦業一名普通的員工,一位平凡的共產黨員。他沒有可歌可泣的豐功偉績,沒有萬眾敬仰的高深學問,卻用十幾個春秋譜寫了一首“孝”的贊歌。他就是傅山村“好女婿”——傅訓友。
傅訓友的父母都是傅山村土生土長的農民,雖不懂什么是“家齊國治”,卻厚道正直、淳樸熱情,與鄰里鄉親相處得都像一家人。耳濡目染的兄弟四人也自小就善良懂事,孝順父母。1989年3月,19歲的傅訓友響應國家號召應征入伍,在部隊上嚴守紀律、吃苦耐勞,多次被評為優秀士兵,1991年12月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退伍回來后一直在傅山集團工作,不論在哪個崗位都勤勞敬業,雖然年齡不大,但因為黨齡長,工友們都親切的叫他“老黨”。
1995年“老黨”建立了自己的小家庭,妻子溫柔賢惠,善解人意,夫妻相敬如賓,愛老敬上,女兒乖巧懂事,聰明可愛,盡管生活清貧,可一家人其樂融融,日子過得有滋有味。然而天有不測風云,2005年秋,岳母突發腦溢血,雖經全力救治,還是留下了嚴重的后遺癥。出院時看著悲痛無助的妻子,“老黨”一邊安撫妻子一邊收拾東西,毅然把生活難以自理的丈母娘接到了自己的家里。此時他心里裝的是岳母的病痛,是女婿應盡的義務,為了照顧老人傅訓友主動調了能倒班的工作,每天堅持為老人做按摩,背老人曬太陽,定期帶老人去醫院檢查身體。對于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數年如一日地照顧一個沒有生活自理能力的老人,個中滋味遠非局外人所能想象,他們還為此放棄了二胎指標。
寒來暑往,功夫不負有心人,老人竟然重新站立起來,能扶著桌子走幾步了,沒有什么比這更讓一家人開心的,細心的“老黨”把家里的桌角都包裹起來,免得磕碰到老人,說不清話的老人逢人便夸自己有個好女婿。在長年的言傳身教下,女兒也乖巧孝順,更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大學。正當曙光初現,一切向好,2015年春老人卻舊病復發,這次病情更為嚴重了,身體狀況大不如前,只能躺在床上,一屎一尿,一洗一換都需要人照料。因為只能進流食,還得保證營養,傅訓友在給老人的食物上很是下了一番功夫,自己研制了營養套餐,每天將新鮮蔬菜、水果、肉類打成糊糊,用注射器喂給老人。出院時醫生斷言活不過半年的老人,如今面色看起來一點都不像長年臥床的病人,甚至已經能扶起來在輪椅上坐一會兒了。去他們家更是隨處可見感人的細節,老人坐在輪椅上,口角流涎,在我們談話時傅訓友不時會為老人擦拭,精神已經完全糊涂的老人看著他時也會露出孩子般的笑容。都說久病床前無孝子,在傅訓友身上,我們看到的是患難顯孝心,日久見真情!
常言道:“慈鴉尚還哺,羔羊猶跪足”。道理誰都懂,可是十幾年如一日無怨無悔的付出,不是誰都可以做到的,“把簡單的事做好就是不簡單,把平凡的事辦好就是不平凡”。傅訓友用自己的真情與無私贏得了良好的口碑,得到了附近鄰居的一致好評,感染了十里八鄉的群眾,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我們吹來了一股和諧社會的春風,在這周圍尊敬長輩,孝敬父母已經成為一種風尚。
孔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笔澜缑蓪W經典《三字經》說:“首孝悌,次見聞!”中國老百姓說“百善孝為先”。奉先思孝,處下思恭,孝敬父母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而家庭和睦幸福也是國家穩定繁榮的基礎所在。習總書記也說“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不論時代發生多大變化,不論生活格局發生多大變化,我們都要重視家庭建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本妥屛覀儚男⒕锤改搁_始傳承好家風,樹立好風氣,讓家庭文明為社會正風正氣,以家庭和美促進社會安定和諧!
(肖紅梅)
|